移动加权平均算法和手工指定、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算法说明及应用

来源: 2017-6-6 20:41:58      点击:

我们在进销存财务类管理软件中,实际实施应用最常用的算法是:移动加权平均算法和手工指定算法。

其实各种算法都有各自有各自的好处和不足。没有十全十美。选择什么样的算法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管理需求和人力资源条件来决定。

先进先出算法简单点说就是如果一样的单品每批货进货成本不同,那么销售时让系统首先按最先进货的成本算出库成本,这批存货出完了之后,再按后进的成本单价算出库成本。

比如:XX品牌500ml洗发水

第一批进货单价15元*数量10瓶;第二批进货单价13元*数量20瓶。

某个期间共开了3张销售单:1、售价20*5瓶,此时系统按(20-15)*5算利润;当前库存数量为10-5+20瓶,库存成本金额15*5+13*20

                                        2、售价18*6瓶,此时系统按(18-15)*5+(18-13)*1算利润;当前余19瓶,库存成本金额13*19瓶

                                        3、售价19*7瓶,此时系统按(19-13)*7算利润;当前库存数量余额为12瓶,库存成本金额为13*12瓶

后进先出算法和先进先出刚好相反,像上面的例子中,就是先按最后一批进货成本算利润,这批货出完了之后,再按第一批也就是15元/瓶的成本算利润。

由此可以看出,以上两种算法实际上最终的利润是一样的,只是某个销售期间,软件算的当期利润不同。

移动加权平均算法则是按每次进货的平均成本算利润和剩余库存成本。

比如上例中,如果采用移动加权平均算法的话,

第一批进货单价15元*数量10瓶;第二批进货单价13元*数量20瓶。此时库存金额为15*10+13*20=410,库存成本为410/(10+20)

后面如果没有新的进货,那么每次出库,都是按当前库存平均成本价算利润。


手工指定算法成本最精确,因为是在开销售单的时候,手工选择按哪一批货的成本出库,而且可以跟踪批次可以管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但是录单比较麻烦,需要每次开单都手工选择指定批次。

 

综合来说,简单管理的话,建议选择软件系统默认的移动加权平均算法,不建议修改算法。
加权平均录单简单,但是成本不如手工指定算的精确,因为是取的平均成本。
好处是可以负库存销售。可以在没有及时录进货单的情况下先销售,后面补录进货单
需要注意的是:负库存需要及时调整为正确库存,否则正负库存反复变化可能引起成本异常。

如何修改算法:
已经使用的就不能改算法了。
如果在全局设置,也就是系统维护---用户配置里面设置的是是不使用同一成本算法(默认没改就是这个)的话,
那么后面新增的商品可以使用移动加权平均算法或者其他算法。
如果用户配置里面也改成手工指定算法了,那么需要重新建账才可以修改算法。
重新建账可以先在经营历程里面批量复制单据到业务草稿,
然后点击软件里面右上角的系统重建(勾选保留草稿)---这样可以保留基本信息和期初库存数据,其他的重来,单据会全部清空。
然后重新开账之后到业务草稿里面批量过账先前的单据即可。